书包小说网p站小说-国外情色故事

网站重新改版,打开速度更快,所有小说都在

首页 >p站小说 / 正文

1 第一节 日常工作和生活 | 润人之道

2025-02-16 17:33 p站小说 6320 ℃
【别人家孩子成绩这么好,多学学。】
【你看人家家孩子成绩多鼓劲,你再看看你!】
【像你这么窝囊废,什么时候才能赚大钱,当大官?】
【我养你不如养条狗,狗能看门,你能干什么?】
【老子管儿子,天经地义!】......
“你看你,又急。人家小齐做事怎么就不像你这样呢?你看你这次又把报告这一行副标题少打了个句号。上次不是都说过了吗?好了,你不要再说了,我不想听。这个月继续砍绩效,没商量!”
默默坐回到工位,也默默听着同事们半真半假的安慰。
朱日月回顾自己的一生,仿佛总是在被训斥中度过:
明明从来没有打碎或玩坏过任何东西,总是被在甲方和监理面前怂成狗的父亲回家打骂;
明明学习成绩在120人的班里能排前二十,总是被老师撕掉作业本罚跪再一晚上把它们补完;
明明按说学一门外语到底不是什么坏事,父母总是逼着下跪,亲手把那些笔记和书撕掉;
明明总是被人无缘无故拿了占了东西,总是被其他人说什么“我又不是求你帮我”;
明明是写了信去正当联系人家单位拿的赠品,学校老师一截胡就总是什么都没有了......
换了几家单位,中国还是中国,他还是他。
比如这一次,他确实不小心把报告第二版的两个副标题少打了句号,但是这是在上了12小时夜班再歇了一会儿接白班,期间被甩锅忙着应付两个火急火燎的客户骂街,赶着把一个网络监控的图改完交了,忙中出错才少打的句号。
没有人在乎。
因为是打工。
“我说,你看这三天两头的,做事这么不认真。又给主管骂了,呵呵,还好意思在我们这儿混。”
“别这么说嘛,他也怪可怜的(笑)。对了过会儿我要去新街口逛逛,你去不去?”
“去啊,肯定的。听说那儿新开了家餐馆,大众点评上评分很高的呢,正好打个卡。”
“去呗......哎呀,我手上还有几个报表没完成呢。要是也给主管抓住小辫子......”
“让他干呗。反正他最适合挨骂了。你是主管的亲侄子,我算鸡犬升天了。”
“就是,不过说起来他算顽强了呢。你看外面跑业务的,一个月扛不住起码走人30%。他还能呆。”
“咱们公司不养废人,这个月业绩完不成就滚蛋。它们眼里要有活,当然,我可以喝茶看一天~”
“死猪不怕开水烫。说的就是他。得了,收拾收拾,咱们出去耍耍。”......
朱日月没有龙傲天,没有王霸之气。
即使隔着不到十米,清楚明白听见了这些,作为打工人,学会挨打以后当死人,活着如机器,乃是常态。
毕竟比起自己家什么都不肯去做,却什么都幻想别人喂饭的父母,“别人家”的条件要好太多了。
没有钱,没有底气,老实闭嘴,挨打还能少几下。
“喂,这次这家客户的投诉挺严重的。小朱,你去处理一下。”
朱日月一听客户名字,就知道是某个营业跑路前骗的垃圾合同,用的华强北垃圾设备卖了几千万单子,人走了钱算了,事情是设备到了客户那儿一年光全面瘫痪就有五六次,难怪客户动不动火冒三丈来骂街。
按着老规矩,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,总是要有垃圾桶来干。
幸运或者不幸,朱日月从小到大,一直被家里到家外当成垃圾桶,蓦然有种习以为常的感觉。
“好的,组长,我一会儿去接。先等我把这份报告......”
“别了,快点。客户着急呢。你那个报告今天之内该交了。话说你怎么拖到现在才写报告?昨天呢?”
“昨天因为搭建网络架构的事,和工程师营业商量。外加处理了十几单客户投诉,做了三份客户要的每日动态报告。这个是您安排的......”
组长听了勃然大怒,把笔记本用力摔在桌子上。
“我让你工作,不是来指挥我做事的。你自己为什么不提前做好?还不是你没想到?你忘了?你现在不是对错问题,是态度问题。我不满意你的态度。像你这种吊儿郎当的态度,到哪儿都别想安生。我不听你解释,现在赶紧先把这个客户应付好。报告我今天就要!”.......
人山人海的地铁,仿佛一辆拉着死魂灵的拉煤车。
每个人无论衣着如何,晚上九点半的地铁上,一概是形如枯槁,睁开的是死鱼眼,闭上的是瞌睡虫。
朱日月倒是不用用手扶着栏杆,因为一群人正巧把他挤在中间,就算不扶栏杆,地铁司机万一急停也不会摔倒。
所有人一成不变,就算张三变成了李四。
唯一值得庆幸的,是朱日月没有欠债,比如很多人撑面子高消费,习惯去借的花呗和小微贷款......
......平平无奇,从地铁站下来,转了深夜最后一班公交,又过了一个小时,总算到了远郊的公寓楼门口。
这里说是一个公寓,大门两边浅显粗陋的木屑复合板说明了这里的底蕴,发黄的“旺铺招租”从市中心商业街一街之隔的河边路一直延伸到这儿,至于什么随地乱堆乱放的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水泥袋啥的,只要不影响走路,一切都OK。
朱日月刚要开门,碰巧路过一对晚上夜跑的行人,为了避让,他主动靠到不碍事的一边。
“穷鬼炒虾米。”
一阵风很快就过去了。
本地人不用像他一样,穿着拼多多团购的廉价衣服,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,这个时间点才回到别人施舍的房间。
看着那人跑远的背影,单是想到那身外国品牌价格,价格背后的小康身家,朱日月习惯了沉默,习惯了麻木。
没有实力就该闭嘴,起码少了自取其辱。
不过落户本地肯定没戏,因为按照那套复杂到无异于天条的落户法规,除非朱日月十年内一直不停当个全自动打工人,不会被裁员,不会被减薪,在这个尽人皆知的恶劣经济下被裁也能很快找到工作,为本地这座中国前列的大城市贡献GDP,还要能攒钱来买本地的房子,否则铁定没戏。
老家卖房来本地买肯定别想了,自家两个脑子活在古代封建社会的父母不会丢掉养老的房本。
“炒虾米就炒虾米,起码还有肉吃不是?”
乐观地上楼,开门,关好。
位置如此偏僻,房价几平米,但是靠着一个蹲坑,一根水管,一把电磁炉,外加一把有点锈蚀的门钥匙,关上房门之后的安全感油然而生。
要是外面能多个晒衣服的地方就更好了,起码不用非得把衣服拧半干,用自己拼多多买的金属支架撑在床顶上晒干。
“好了,吃饭。”
外卖平台靠大数据算法赚钱的套路听了太多,除非很忙,一般就是带饭应付午饭,晚饭回来吃。
朱日月熟练地打开了地上的塑料袋,取出番茄用水冲,脏水倒进蹲坑,小小的复合板桌子每次切菜都摇摇晃晃,也许和本就少了两根螺丝的半锈支架有关吧。
然后,打好一个鸡蛋,碗里拌一拌,正好电磁炉热开了,一点点油抹锅底,很快就倒上切好的番茄块,三五下炒好,扔上电饭锅昨晚剩的硬饭,加点水把饭半泡开,吵好了,吃。
“唉,这个月月租......”
靠着省吃俭用——一个礼拜吃一次猪肉,一个月吃一次牛肉——的进度,月租其实没啥问题。
以本地平均整租2600每月起步,群租1200每月起步的价格,能找到整租1600每月的房间实属不易。
只是,不知道为什么,朱日月看到这个月手机里算的房租加水电网,不禁发呆。
到底为什么呢?
不知道。
不清楚。
不明白。
如果是那些一天到晚不工作,一样带着俊男美女逛街的人家,也许不用想这些吧?
直到手里的勺子——还是靠万能的拼多多团购价——快掉下来,朱日月慌忙抓起盘子开炫。
第N次吃番茄炒蛋。
下一次换一个韭菜炒蛋。
再下一次换个青椒炒蛋。
起码不用顿顿吃方便面不是?
生活生活,首先活,然后生。

小说相关章节:不沐时雨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